您现在的位置是: > 娱乐
《蛟龙行动》军事沙龙直面争议 张涵予解读剧情
2025-02-24 04:18:40【娱乐】1人已围观
简介2025年2月7日,大年初十,电影《蛟龙行动》组织了一场军事主题沙龙,面对观众及媒体,对网络上出现的争议之声,进行了解答与解读,总制片人于冬,军事制片人王强,演员张涵予,演员杜江,影片军事顾问、潜艇操
2025年2月7日,蛟龙军事大年初十 ,行动电影《蛟龙行动》组织了一场军事主题沙龙 ,沙龙面对观众及媒体,直面争议张涵对网络上出现的予解争议之声,进行了解答与解读,读剧总制片人于冬 ,蛟龙军事军事制片人王强,行动演员张涵予 ,沙龙演员杜江,直面争议张涵影片军事顾问、予解潜艇操作顾问杨刚和陈志平,读剧军事专家央视特约评论员杜文龙 ,蛟龙军事军事大V“终南剑客”彭迪、行动“叫我金主编”金昊 ,沙龙主持人“野路子”袁野出席。
张涵予在电影中饰演“龙鲸号”核潜艇艇长 ,他与担任军事顾问的老艇长杨刚,从初次见面时的专业交流到沙龙结束时肉眼可见的惺惺相惜,两人互动令人颇感动 。杨刚表示,多位曾与他共事过的下属不约而同地反馈 ,看完《蛟龙行动》之后 ,觉得张涵予就是在演他。面对这份高度评价 ,张涵予谦逊回应 :“作为演员,我只是尽力诠释好艇长这个角色 ,而真正值得敬佩的,是像杨刚艇长这样用生命守护深蓝的真英雄。”
张涵予也对许多观众不理解的口琴段落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:“其实那个口琴声是战斗的号角”,杨刚听完马上点头赞同 ,深表感同身受。张涵予还说道 :“这首《中国海军核潜艇》就是激励全艇指战员重拾信念和信心的战鼓 !”这句话更是直击杨刚这位老艇长的共鸣 ,甚至当场比出了点赞的手势,为张涵予对于军事文化的深度理解表示强烈认同。
张涵予表示 ,口琴那段戏出现在封舱灭火的时刻,当封舱灭火的命令下达的时候 ,就代表艇上的同袍有可能会因此牺牲 ,在那个当下,他们需要的是赢的信念 。“那时候需要的是海军的军魂,需要唤醒军人的信仰,有时候信仰真的能战胜一切,尤其在军队里!”曾担任多年艇长的杨刚至此忍不住大赞:“说得太好了 !”
针对“声呐兵顶撞艇长”的争议,军事大V“叫我金主编”金昊回应:“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都属于高技术兵种,与陆军不同。在潜艇部队 ,如果艇长下达的命令不合理,技术人员有权提出异议,甚至以技术人员的判断为准 。这体现了潜艇部队作战的专业性和特殊性。”
军事制片人王强进一步解释:“潜艇在水下航行,无法像在陆地上一样依靠眼睛辨别方向和目标,声呐就是潜艇的‘眼睛’ 。艇长在指挥作战时 ,很大程度上依赖声呐兵提供的信息。声呐兵就是艇长的眼睛 ,为艇长的决策提供关键依据。所以在潜艇部队中 ,声呐兵说出‘别催’这样的话是很正常的,这不是不尊重艇长,而是基于专业判断的正常沟通 。这种‘技术民主’恰恰是潜艇部队的制胜密码 。”
电影中的很多情节都源自潜艇官兵们的真实经历。杨刚提到,影片中副艇长周培林水下排故障的情节,改编自他担任副艇长时的真实经历 。“当年在太平洋执行任务时 ,潜艇处于半潜状态,三分之二艇身浸入水中 ,外部环境极其危险 。”陈志平随即补充道 :“排故障时,不远处真有鲨鱼游弋。但任务当前 ,没人顾得上恐惧 。”
而电影中机电长的原型 ,也是杨刚的一位战友,他的事迹令人动容,杨刚讲述道:“我这位战友叫做孟昭旭 ,他为了抢修设备 ,两次进入高辐射舱室,最终因伤病牺牲 ,后来国家授予他烈士称号 。他的儿子深受父亲影响 ,后来也毅然加入了核潜艇部队 ,延续这份使命。”而陈志平的家族也是两代潜艇兵的代表 ,他本人从机电长成长为艇长,儿子如今仍在潜艇部队延续这份使命。
谈及潜艇部队的发展,杨刚感慨万千 。他在核潜艇上工作三十多年,其中担任艇长八年 ,亲身经历了从一代艇到三代艇的巨大跨越。“但现在不一样了 ,国家经济发展了 ,部队建设越来越好 。现在的潜艇 ,设施越来越好 ,装备可靠性和安全性也都大幅提高。”这一系列变化 ,背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,也是科研人员和海军潜艇部队共同努力的结果。
很赞哦!(4)